抗日战争时期策略联盟按月配资,郑洞国是抗日名将,他率领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,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,为民族抗日立下大功。
解放战争时期,郑洞国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,1948年担任国民党东北“剿总”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和吉林省政府主席时,率领10万大军死守长春城,一副要为蒋家王朝“殉葬”的架势。
随着东北野战军在锦州战役的胜利,长春城彻底失去了外援,守城将士渴望前程,一部分选择了起义,一部分在战争中被俘。在人心向背的大局面下,郑洞国不得不做出最后的选择,成为一名起义将领。
郑洞国有“忠君”思想,长春城被围困,突围无望之时,他也曾动摇过,可始终因“臣不事二主”而未下定决心,最终在部下的逼迫下,不得已选择起义。
尽管在战场上失败了,但郑洞国开始并不服气,他要保持所谓的军人气节,不愿意做任何有损“党国”的事情。尽管郑洞国当时已经起义,但他提出了“不广播、不登报、不参加公开宴会”三个要求,可见当时郑洞国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。
展开剩余83%内心思想的转变
从今日全国武昌鱼批发市场价格上来看,当日最高报价35.00元/公斤,最低报价18.00元/公斤,相差17.00元/公斤。
从今日全国橙子批发市场价格上来看,当日最高报价16.00元/公斤,最低报价4.00元/公斤,相差12.00元/公斤。
东北全境解放后,郑洞国作为起义将领,受到我军的热情接待。根据郑洞国本人的意愿,他选择去哈尔滨休养,在那里参观学习,看一看在人民的治理下,哈尔滨的精神面貌。
带着疑团的郑洞国来到哈尔滨,在那里,他一边休养一边留意全国战局的变化,时常拜读一下毛主席的著作。
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和学习,郑洞国的内心有了一些改变,他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:原来我郑洞国被老 蒋耍了,走错了道路,差点掉进万丈悬崖。我违背了早年投奔黄埔、反帝爱国的革命初衷。我好糊涂啊!
尽管郑洞国有了这样的认识,可他毕竟在旧军队的时间太久了,一时间肯定没办法完全走出来,无法摆脱来自头脑中封建旧思想的束缚。每每想到曾经受在国民党的上司们的厚爱,他没有勇气与他们彻底决裂,内心还是非常矛盾的。
不论怎么说,起义后的郑洞国内心思想还是有所进步的,这是发自内心的进步,没有人强迫他,一切都是经过考察和思考后的想法。
周总理宴请郑洞国
1950年8月,郑洞国身体出现不适,经过上级批准,他准备前往上海治病。途径北京,周总理特意请来李奇中同志作陪,宴请他吃了一顿家宴。
周总理的这份安排,让郑洞国的内心感受到了温暖,他与周总理早年的师生关系,分道扬镳,各为其主多年后,没想到老师还记得自己这位不争气的学生。
早在长春起义前,周总理就曾写了一封亲笔信,恳切地劝郑洞国能够顾念当年黄埔军校革命初衷和师生之情,晓明大义,鼓起勇气,选择起义,早日回到人民的怀抱。可惜的是,由于战乱,这封重要的信没有机会交到郑洞国的手中。
当郑洞国得知这一情况后,在周总理面前羞愧不已,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。周总理见郑洞国很愧疚,便不再提当年的事情,缓和一下气氛,二人谈起了家事情。
周总理先是询问了郑洞国一家人的生活情况,表示有任何需要,可以开口,尽量满足他的要求。紧接着,周总理关心地问郑洞国今后有什么打算,他显然有些颓丧,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学生既无教养,又别无所长,人也老了,打算回家乡种地去。
听了郑洞国这句话,一旁的李奇中打趣道:好哇,在老师面前也敢说老了!在场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,气氛好了很多。
听了郑洞国这么说,周总理劝道:“洞国,你现在不到50岁嘛, 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为人民作贡献,等养好身体,随时来参加工作嘛,种地不是屈才嘛。听了周总理的话,郑洞国热泪盈眶,这不就是自己希望的吗,没想到共产党人的胸襟如此宽广,能赢得天下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1952年1月,在周总理的关照下,郑洞国全家搬到北京。同年7月,郑洞国来到水利部工作,担任水利部参事一职,后来在毛主席的提议下,又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,参与国家大事。
从那以后,郑洞国彻底与旧社会切割,不再想着他那一套旧思想。在周总理的关照下,郑洞国获得了一份好的工作,全家在北京过着自由而有意义的生活。
毛主席宴请郑洞国
郑洞国能够在国防委员会委员任职,他十分感谢毛主席对他的信任,多么希望能够聆听一下他的教诲。1954年4月,郑洞国等来了这个机会,一天,他收到了请帖,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家中请他吃饭。
收到请帖后的郑洞国激动了好多天,几夜没有合眼,脑海里经常想着见到毛主席后该如何说,请教什么问题,脑海里排练了一遍又一遍。
到了毛主席请他吃饭的那天,郑洞国起床晚了,延误了几分钟。到了中南海后,郑洞国只见贺龙、叶剑英两人已经到了,对自己的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毛主席见郑洞国到了,立即迎了上来,亲切地握着他的手,两人寒暄了一下后,请他入座。宴席上,毛主席问道:郑将军抽烟不?
“吸烟”,郑洞国一边拿起一根烟,一边回答毛主席的问题。这时,让郑洞国没有想到的是,毛主席极为迅速地从口袋里拿出火柴,站了起来,替他点燃了一根香烟,整个动作很娴熟,很有亲和力。
郑洞国很感动,他见毛主席这么随和,平易近人,原本还显得有些拘谨,现在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了。宴席上,毛主席夸郑洞国的人民的功臣,抗日名将,对他是各种赞誉之词,说得郑洞国很不好意思。
毛主席鼓励郑洞国放下包袱,可以为新中国多做一些工作。毛主席的谆谆教导,让郑洞国受益匪浅,他明白,毛主席这是在开导,鼓励自己转变立场,迎接新的社会,为人民服务,走革命道路。
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教导下,郑洞国的“病”被治好了,他不再意气用事,一心想回家种地去了。
从那以后,郑洞国心向光明,连说共产党英明,写了一首诗曰:“往事如烟不再留,和风春雨润心头。愿将余生献人民策略联盟按月配资,光明道上跟党走。
发布于:天津市